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czy意哥的博客

拥抱改变,成就无限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别人的知识据为己有  

2017-02-14 10:45:36|  分类: 读书心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两天前我读过一篇文章《听过了很多道理,如何过好这一生》,谈的是如何把书上读到、网上看到的别人的知识据为己有,变成自己的知识。其中提到一个核心概念,就是“用以致学”,意思就是要想方设法把学到的知识“用”出来。

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你学之前就已经想好怎么去用,或者说你有使用这些知识的“刚需”,那么在学习前你就会去主动思考需要找什么样的材料来读,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最快捷有效地帮你达到目的。

比如你手上有一笔闲钱,放在银行实在太浪费,于是学习投资理财就变成你的刚需。然后你就会去百度、去知乎、去微信里搜相关的书或者成体系的课程,然后你就可以买几本理财入门的书或付费听几次入门级的课程。你买的书或者课程都不用全部从头看到尾,挑里面对你有用的知识点去看就行。接着你可以自己整理出一套知识体系,再针对你想了解的概念或主题深入下去,自然过渡到下一个进阶阶段。

那么有人会问:如果没有刚需怎么办呢?比如你想上班之余学学英语,觉得它很有用,或者将来会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,但是目前你的工作生活里都用不到英语。然后你发现背了两天单词或者读了几篇外刊文章,学习热情消退以后就自然而然的放弃了(跟其他很多“决心”一样)。

我的回答是:没有刚需同样可以把知识“用”起来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——复述。

昨天你看了场电影觉得很棒,然后吃饭的时候你迫不及待地把精彩情节讲给你的朋友听(当然前提是别人让你剧透),这就是复述。

同样,你读的任何书,看的任何视频,上的任何课程你都可以复述出来,这就是把这些知识用出来的最简单的方式。

复述有什么好处呢?复述可以帮助你:

1)强化记忆: 复述时你不得不回忆刚刚学的东西。记住的东西说一遍印象更深刻,记不住的马上回去再读一遍,你就记住了;

2)加深理解: 复述时相当于你循着作者的思路又走了一遍,迫使你对作者的逻辑更加明确,哪里是论点,哪些是论据,如何论证的,复述完你会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。

3)更加主动:当你开始学习前你就意识到你马上要把这些知识复述出来,会让你学的时候更加警觉,对作者的论点、论证过程或者例证更加敏感,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,从而提高学习效率。

4)展开联想:正如写作的过程一样,复述的过程会让你发现之前不曾有的联想或冒出很多新的想法,这是你一直把想法憋在脑子里所不可能得到的收获;

5)得到反馈: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《如何坚持一个好行为,并最终养成好习惯》里说过,得到反馈是形成好习惯很重要的一环。同样,复述的时候得到反馈也可以帮助我们修正、反思自己的表述和想法,比如你把一个你觉得很牛逼的观点复述给朋友听,被朋友驳斥了一通,你面红耳赤,没法反驳,于是你就会反思:是不是我理解、表述时有问题?漏了很重要的逻辑一环,或者很重要的一个论据。抑或是作者本身的想法或逻辑确实有问题,只是你没发现,别人帮你发现了。不论何种情况,别人的反馈都可以帮你进步。

既然复述这么有意义,我们应该如何复述呢?我把它分成三个阶段:

1)初级阶段:张口就来。一开始你可能记得的只是些好玩的观点,有趣的例子,没有关系,找一个愿意听你吹牛的朋友先把这些讲出来。慢慢的你可能会想分享得更多,这时你就可以先整理一下文章中的所有知识点,再按照原文逻辑系统复述出来;

2)进阶阶段:再创作。这时的复述就不仅仅是讲你刚学到的内容,而是有意识地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识也结合起来,用自己的逻辑表达出来,展开想象的翅膀,加上自己的例子和想法融会贯通,把知识变成自己独有的;这个阶段你可能已经不满足于随便找个人就开讲,而是更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寻找听众,获得反馈;

3)高级阶段:写作、录音、录像。这些复述形式的目的都是为了保存记录便于整理、反思、改进,同时你可以去各个知识分享平台分享你的心得体悟,通过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以获得更多的反馈,加速你的进步。

以上就是我对于复述——这种最简单的“使用”知识的方式的一点思考,希望对你有用。在知识爆炸的今天,让我们一起通过复述迈出高效掌握知识的第一步。

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别人的知识据为己有 - czy - czy意哥的博客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7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